第一阶段:工伤备案
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发生工伤30日内至劳动工伤部门填写《工伤事故备案表》,进行书面或口头备案(需要确认员工的情况确实为工伤)将详细情况告知社保中心(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岗位,发生工伤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是否就医,就医的医院,结论)。
如企业未按时申报,员工可在发生工伤一年内自行申报工伤鉴定。
第二阶段: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进行工伤备案后,需准备以下材料提交劳动部门,进入工伤认定流程:如不是交通事故路线图,交通责任认定书排除,因为工伤的情况比较多,如果是出差发生的,还要公司开具出差的证明。
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以下材料:
1、受伤员工的劳动合同;
2、员工身份证复印件;
3、单位《事故调查表》(事故经过的详细描述,盖章);
4、考勤记录(需要公司盖公章);
5、外地户口居住证复印件(本地户口不需提供);
6、居住证明(社区开具,本地户口户籍社区开具,外地户口居住社区开具);
7、证人证言(固定格式,需要2证人签名+按手印+身份证复印件);
8、病例+住院小结+报告单+片子;
9、授权委托书(固定格式,本人签字即可);
10、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能力申请表(社保中心提供,加盖用人单位的公章)。
机动车伤害工伤认定需提交下列材料:
凡职工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除提交《劳动合同书》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居民身份证》、受伤后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事故调查报告、《工伤认定申请(表)》等外,还需提供:
1、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
2、属公交事故肇事者逃逸的,需提交公安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逃逸证明;
3、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单位工作时间表、用人单位至居住地的正常路线示意图(标明:单位地点、居住地点、事故发生地点);;
4、属因工外出办事的,需提交单位“派工单”、“出差通知书”等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
5、属个人驾驶机动车的,需提交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
要求:
(1)应提供复印件,同时请带好原件,以供核对;
(2)所有材料用纸,一律应采用A4纸。
材料递交之后就等员工的认定书下来就可以了。
第三阶段:劳动能力鉴定
(认定书下来确认工伤的,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要帮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费用400,先垫付后社保局报销),如确认申报向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即可,等待安排医院和鉴定时间,鉴定结束后等待等级报告即可。)单位提交完整的工伤认定材料后,劳动部门会在2-3个月内进行认定,最终下达《工伤认定决定书》,《工伤认定书》下达之日起满3个月后,用人单位填写《**市职工因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同时附以下材料:
1、社保机构出具的发生工伤之日工伤职工已参加工伤保险及缴费工伤保险费的证明;
2、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
3、伤残职工完整连续的原始病历、诊断结论等有关材料复印件;
4、《工伤认定决定书》。
劳动部门对材料审核后,通知用人单位去鉴定中心缴纳280元/人的鉴定费用,对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伤残等级进行鉴定。
第四阶段:工伤理赔
工伤理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等其它补助,具体可参考下表:
最新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标准出炉
2023年度(凡职工工亡时间发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一律为(全国统一,同命同价)
49283元×20=985660元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特别提醒: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是可以选择的,这里的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实务中有些单位为了拖时间通常选择先复议再诉讼,劳动者为了省时间应当不复议直接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