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一律师事务所官网

法律咨询:400-0710-678

民法典2025年继承新规,该如何继承遗产?

2025-04-11 16:50
文章来源: 未知

新修订的《民法典》继承法实施细则自2025年起正式生效,新规对遗产继承规则作出了多项重要调整。这些变动将直接影响个人财富传承、家庭财产分配,更甚则导致新的继承纠纷。让我们走进新规,详解遗产分配要点,助您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一、公证遗嘱不再“至高无上”
过去,公证遗嘱在继承事务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然2025年新规明确了遗嘱形式的多样性。
新增"打印遗嘱”效力认定标准(需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签名确认。)
 
新增"电子遗嘱"效力认定标准(记录遗嘱人和见证人的姓名及日期,确保真实性和合法性。)
 
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以最后一份有效遗嘱为准。
 
新规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所有遗嘱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具有同等效力。遗嘱的效力以最后订立的遗嘱为准。
 
案例分享
李某是一位孤寡老人,他有一套房产和一笔储蓄,但是无直系亲属,无子女,他的遗产继承人是他的远房表亲。由于他担心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所以他决定制定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他信任的朋友和慈善组织。后续李某通过互联网找到了一个网站,并在该网站上填写了一个打印遗嘱的表格。他列举了自己的遗产,确定了受益人,并选择了执行遗嘱的人。然后,他将遗嘱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签名后交给了他的律师。他还将一份留给了他的好友,以备不时之需。
李某去世后,他的律师和朋友都找到了打印的遗嘱。经过执行程序后,他的遗产被分配给了他的朋友和几个慈善组织,按照他的遗愿进行了分配。
 
二、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
法定继承新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新增尽孝儿媳女婿,尽孝义务与遗产分配挂钩。尽孝较多的继承人可适当多分遗产,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可能少分或不分遗产。)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延伸至侄甥代位)
案例分享
王老太生前一直由丧偶儿媳照顾,去世后,丧偶儿媳根据新规主张继承权,最终法院判决丧偶儿媳分得部分遗产。体现了“多尽孝多受益”的原则。
三、虚拟财产入法
虚拟货币、社交账号、游戏装备等数字资产将被正式认定为合法遗产。遗嘱中必须注明平台名称、账户ID及操作权限移交方式,确保遗产能够正确继承。
案例分享
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90后B站UP主来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计划待自己离世后将百万粉丝账号留给好友运营,并将自己的虚拟资产继承给父母。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四、独生子女与居住权
新规对一些特殊情况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例如,独生子女在继承父母房产时,若父母生前设置了“居住权”,即使房产已经过户到子女名下,也不能随意出售或强行驱逐居住者。这一规定强力保障了老人在晚年时的居住权,避免了房产继承后的生存困境。 这种“居住权”概念在某些国家的房产继承法中已有类似规定,尤其是在欧洲,对老年人居住权的保护力度较大。这一措施反映出较强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对老年人尊严的尊重。
 
五、如何确保遗产顺利分配
1.及时更新遗嘱,避免失效风险
•若遗嘱是2020年之前订立的,建议重新订立或公证,确保符合新规要求。
•打印遗嘱、电子遗嘱需严格遵循见证和录像要求,否则可能被认定无效。
2. 明确虚拟财产继承方式
•比特币、支付宝余额等数字资产需在遗嘱中具体描述(如钱包地址、账号信息)。
•建议提前与平台沟通继承流程,避免因隐私政策导致无法继承。
3. 善用“遗产管理人”减少纠纷
•若家庭关系复杂(如再婚家庭、多子女家庭),可提前指定律师事务所作为遗产管理人,确保公平分配。
4.保留赡养证据,维护继承权
•儿媳、女婿若主张继承权,需提供赡养记录(如转账凭证、共同居住证明、医疗陪护记录等)。
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订立遗嘱时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形式规范性。无论选择何种形式,都应确保符合法定要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意见,以避免因形式瑕疵导致遗嘱无效。
 


上海东一律所将持续秉持专业、负责的态度,凭借其资深的法律团队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各类棘手的法律问题量身定制优质解决方案。无论是复杂的遗产继承纠纷,还是其他领域的法律难题,东一律所都将全力以赴,守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助力法治社会建设稳步前行,让法律的公正之光普照每一个角落。如有法律问题咨询,拨打电话19534255996。
备案号: